正在施工的“中國尊”。
8月超越現任第一高樓
五六年前,北京土地市場上一個代號為“Z15”的地塊頗受矚目。CBD區域里,這一地塊曾是面積最大的,當年中信集團以63億元的高價摘得。后來,該地塊確認采用中國尊的設計方案,高528米。這也是中國建筑師主創設計的北京最高建筑物。
中國尊的建筑構思源于中國傳統禮器——“尊”,代表著“華夏之禮”的古典風格,也有尊貴莊重之意。所謂“尊”,古之禮器,意為敬奉,起時雙手捧至頂,行頂天立地之勢。
據北京裝修網了解,2013年7月,中國尊正式開工建設,去年年底剛剛完成地下結構封頂,并開建地上工程。今年4月,中國尊進入現場施工安裝階段,在工程幕墻的可視區域,將采用隔熱且透光好的新型玻璃材質。未來站在北京第一高樓里,便可以通透觀覽北京城風景。
“中國尊地上有108層,現在只建到50層位置。”站在目前建出來的最高點,中建三局項目施工技術負責人祝敏說。按照兩邊粗、中間細的設計,50層、260米正是中間最細的“腰部”位置。
即便只有50層,也完全能看到央視新址大樓樓頂上的一舉一動,幾乎與國貿三期大廈平視。在此之前,北京的第一高樓是330米高的國貿三期。CBD地區一向高樓云集,北京歷史上的第一高樓幾乎都出現在這里。銀泰中心高度249.9米,北京財富中心260米,央視新址大樓234米。照現在的建設速度,今年八月份,中國尊的高度就將超越國貿三期。
三天半能蓋起一層樓
528米的大廈是如何建起來的?
在260米高的頂子上,視野所及并非常見的混凝土,腳踩之處幾乎都是鋼板。實際上,這并非中國尊結構的一部分,而是一個重達2300噸的施工操作頂升平臺。摩天大樓之所以能一節一節地快速“長”高,就是先靠平臺向上頂升4層半左右的高度,工人們再進入到平臺以下位置施工,混凝土和設備也都是從平臺上傳到下面,建好之后再接著向上頂升。
這種超高層建筑智能化施工裝備集成平臺,對工程又好又快地完成起到了關鍵作用。中國尊大廈是國內500米以上超高層建筑中工期最短的,只有62個月。如果按照傳統的施工方法,很難滿足施工質量和工期要求。
通俗點說,這個平臺就是個不斷攀爬的造樓機。雖然在此前的超高層建筑中已經有所應用,但中國尊的施工鋼平臺完全由我國自主研發,面積1800平方米、重達4800噸,創下世界同類產品中面積最大、承重最高、智能化水平最高的多項紀錄。高峰時,平臺上有數百人同時作業,頂升出來的空間框架結構也可以抵御高空14級強風。
隨著鋼平臺操作技術的熟練,中國尊建設速度也開始加快。祝敏說,一開始是六七天建一層,慢慢變成五天建一層,到現在是三天半就能“長”高一層,未來每層建設速度將控制在三天以內。根據計劃,中國尊將在明年7月實現結構封頂,2018年10月工程竣工交付。
鋼構件用量超過14萬噸
祝敏給業內人士拿出一份“中國尊項目之最”,從設計到施工,創下了3個世界之最、12個中國之最。引人關注的是,中國尊大廈是全球第一座在抗震設防烈度為8度的區域里建造的結構超過500米的摩天大樓。換句話說,雖然是528米的高樓,依舊與同區域內低層建筑的抗震設防烈度是一樣的。
這里面,中國尊的鋼結構幫了忙,超高建筑對鋼材的要求很高。北京裝修網了解到,中國尊是國內高強度鋼材用量最大、比例最高的建筑,每個結構層用鋼量相比同類超高層項目高出50%以上,工程使用的鋼構件從天津、江蘇、上海等地通過預拼裝后運抵北京,總量超過14萬噸。
“混凝土結構抗壓性強,而鋼結構由于材質上可以拉伸、減震能力更強。”祝敏說,這棟建筑每隔幾層都會安裝阻尼器設備,能夠在地震來臨時發揮減震作用。